叶凡网络:新一轮改革面临三大“关口”考验
- 2013-11-12 10:28:36 | 新闻来源:叶凡网络 | 点击量:493
35年改革开放,成就了中国今天“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”的奇迹。环顾全球,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,高速增长的中国列车也开始减速。全世界瞩目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中国改革,将如何引领中国经济涉险滩、闯关隘,续写发展奇迹。
1“发展与转型”关
亟待转变传统增长模式
2013年秋冬之交,挥之不去的雾霾再度肆扰中国。对处在转型关口的中国,雾霾绝非仅是环境的灾害,更是对中国高能耗增长模式的严重警示。
十多年来,我国屡屡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,但却陷入“产能越去越多”的怪圈。
“在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,一些地方仍在上马大型钢铁项目,有的甚至以绿色钒钛等名称包装。”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,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王明雯说,当前仍有一些地方变相支持产能过剩行业扩张。
今年6月,发酵于银行间的“钱荒”现象,将隐藏在中国经济背后的地方债务激增、影子银行、房地产泡沫等风险问题放大,暴露出更多中国经济转型必须直面的痛处。
尽管中央提出“不以GDP论英雄”,但不少地方领导口头上讲转变发展理念,实际上走的还是投资为主、追求GDP高增长的老路,喜快忧慢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出台一系列举措宣示深化改革、加快经济转型的决心:全面审计地方政府债务、出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改革“路线图”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、鼓励科技创新……
目前,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动,成为中国打破体制机制壁垒的新突破。各界期待,十八届三中全会能释放更多财税、金融、土地、价格等体制机制改革动力,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保驾护航。
2“政府与市场”关
行政审批事项依然过多
青岛市高新区今年推出一项重要改革:原先管委会大包大揽的六大政府职能,如今“掐掉中间,只留两端”,将科技园区建设、融资、评估、运营四大环节交给市场,政府更多注重做好规划和服务。
如何厘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,用政府权力的“减法”换取市场活力的“加法”,这是处在深水区的中国改革必须跨过的难关。
当前,我国行政审批事项依然过多,少数地方、部门设置审批、许可的随意性大,程序不规范。
不仅如此,占中国企业总数九成以上、总量突破千万家的民营企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障碍。
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,从根本上转变“万能政府”形象,建设服务型政府,并非易事。“推动政府自身改革,等于拿刀子割自己的肉,每走一步都不容易。”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直言。
随着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开启大幕,推进国务院机构改革、取消下放数百项行政审批事项、实行公司注册资本“零门槛”、叫停公款考察性出访、大力度反腐倡廉……今年诸多改革释放出调整利益动真格的攻坚信号。
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。晒“三公”经费细账、推官员财产公示、减并政府机构、打击贪污腐败……面对一个个“硬骨头”,改革期待进一步突破。
3“公平与正义”关
公共产品短缺引发不公
近一段时间,养老金改革成为社会争论的焦点。除了养老金缺口巨大引发社会担忧,更多争论是针对双轨制带来的社会不公。各界期待新一轮改革能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。
“公共产品短缺正成为当前社会的突出矛盾。”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,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,人们对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问题更加关注,对公平有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。
历经35年改革开放,中国解决了物质短缺,提高了百姓物质生活水平,但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短缺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矛盾。城乡二元关系更导致一系列起点不公平问题。
实现公平正义,是发展的活力源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,也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必须跨过的关口。
今年以来,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起点公平的改革举措,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;推进公平市场准入;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……传递出促进权利公平、机会公平、规则公平的改革方向。
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几天,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一份旨在推进公正司法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改革意见,引发广泛关注。
“冤假错案是司法公信力的大敌。”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胡云腾说,下一步将深化司法改革,让“法律之门”向公众敞开,实现司法为民,公正司法。
上一篇:叶凡网络:Java长存!12个Java长久占居主要地位的原因
下一篇:叶凡网络:国人亲历朝鲜:花800元看10万人表演“阿里郎”(图)